close
一滴水到一張發票都物盡其用
【30 雜誌】第47期 楊倩蓉
在物價、油價高漲的時代裡,要如何省錢、省電,要兼顧環保呢,大家來看看環保收納達人楊賢英怎麼做
不開冷氣也透心涼
炎炎夏日,走進環保收納達人楊賢英的家中,卻頓感清涼,只是,不見冷氣機轟轟作響,抬頭卻可見到天花板的一支吊扇正輕輕地運轉著。
一支吊扇竟然就可取代冷氣機的功能?楊賢英笑著說:「其實只要勤快點,每日下午用拖把將地板打濕,吊扇再往地板一吹,整個空間就涼快起來了。」如果是上班族,不妨下班後睡覺前,拖地一遍再去睡覺,也會有降溫效果。
裝一支吊扇不過幾千元,卻可因此節省不少夏季長時間開冷氣機的昂貴電費。除此之外,楊賢英家裡也不使用電熱水瓶,她總是每天燒一大壺水,然後用保溫瓶取代電熱水瓶。原因是,電熱水瓶為了保持定溫,常常會不定時加溫,十分耗電,還不如把一壺剛燒開的沸水倒入保溫瓶中,一樣可以保溫十幾個小時,泡熱茶熱咖啡一樣便利。原來這些生活上一般人不注意的小細節,其實都蘊藏省電的大學問。難怪楊賢英家裡的電費只有普通家庭的三分之一。
除了電費,楊賢英一家四口的水費兩個月也才300元,是普通家庭的一半,因為平日洗澡洗菜的水都會刻意留起來做為洗衣、拖地的用途,絕對不浪費一滴水。
一週食材一次買足
楊賢英認為,想節省開支,先從飲食著手,容易有立竿見影的功效,因為根據主計處統計,一般家庭的飲食支出就佔了家庭消費總支出的四分之一左右。
楊賢英的購物哲學就是「集中採買,大量烹調」。從一袋檸檬就可以看出來,很多人在超市買了一袋檸檬回家,用了幾顆之後,幾天後卻發現剩下的檸檬已經發黑壞掉。楊賢英買了一袋檸檬,回家後立即全部搾汁,然後倒在製冰盒中冷凍,等到哪天想要喝檸檬汁,只要取出製冰盒裡的方塊丟入紅茶或是開水中,拌上蜂蜜,就成了一杯新鮮好喝的檸檬飲品。
同樣道理,楊賢英建議上班族不妨利用週末假日,選購一週份量的食材,回家後立刻做分批冷藏保鮮的處理,像是蔥、蒜,都可以趁特價時,一次大量買進然後一次全部切好,放入塑膠保鮮袋中,外面再裹一層報紙冷藏。每次烹調,只需要從冰箱取出即可。冷藏的蔬菜,食用原則依腐敗的順序,像是地瓜葉或是莧菜之類,優先食用,其他如高麗菜可以放置久一點的蔬菜,不妨慢點再食用,避免爛掉浪費。
如果是單身或是雙薪家庭,平時煮飯麻煩,楊賢英建議不妨利用假日到超市採買梅花肉或是其他絞肉,以及儲存期較長的青菜;回家後立刻用醬油、糖、薑片等將肉類滷好煮成一鍋,再煮上一鍋三天量的白飯。如此一來,週一到週三回家只要把白飯加熱、滷肉鍋加熱,順便把青菜丟進去燙一燙,五分鐘就有現成的菜飯可享用。想要變花樣,前一天晚上也可以把一顆蛋丟進滷肉鍋中放置在冰箱內,第二天下班回來就有現成的滷蛋可以吃了,甚至也可以把剩飯加上現成的材料做成炒飯來吃;這些都是方便營養又省錢的做法,上班族不妨先從週一到週三實施,習慣之後,再慢慢將外食的習慣改成週末假日再外出吃飯。
至於早餐,只要買好一條土司,前兩天趁土司尚未變硬之前,都可以用果醬塗著吃,剩下的土司放在冰箱裡冷凍,下次要吃之前,只要放到烤箱或是電鍋不放水烤一烤,就成為美味的烤土司。
一次大量、計畫地採買,好處是省時又省錢,如果東西分批買,常常會不知不覺買到其他不必要的東西,多一次出門逛街等於多花一筆額外預算。楊賢英購物還有一個小秘訣,那就是一定吃飽喝足再出門,免得明明是要出門購物,結果才走一半就開始口渴肚餓,還沒購物就先花了一筆飲食費。
發揮巧思點物成金
楊賢英說:「想要省錢,心態最重要。」如果老想著準備要過苦日子了,就永遠都不想跨出省錢的第一步,「你應該要想的是,我想過不缺錢的日子。」楊賢英說,平常只花費一點開支,讓錢安穩地躺在銀行少去動用它,這是一種安心的滋味;也不要刻意壓抑物慾,想要買衣服她自己一定會跑到服飾店去試穿,一一都試遍後先暫時不買,等回家冷靜過後才發覺,哪些真正想買、哪些只是一時興起,這樣衣櫃就不會有一堆永遠穿不到的新衣。
多利用可回收的資源,也是省錢的好方式。很多人都對信箱裡每天被塞爆的宣傳紙頭疼不已,這些宣傳紙卻是楊賢英的最愛,她用簡單的籐編方式,把這些宣傳紙都編成各式籃子,為家中收納量身定造,從鞋籃、茶罐、花盆到抽屜,應有盡有,就連發票也可以做成一隻美麗的時鐘。
如果不會籐編,把廢棄的面紙盒,貼上漂亮的包裝紙就可以成為一隻美麗的收納盒,三個廢棄的牛奶罐綁在一起再加點工就可以變成美麗實用的小板凳。
有時候聽到理財專家建議年輕人要存夠1000萬元才能退休,楊賢英聽了嚇了一大跳,因為這個數字,如果每年存30萬元,也要存上三十年之久,要普通上班族一個月拿出3萬元存款,楊賢英說:「你看現在哪個年輕人會這樣做,還不如趁年輕時就懂得如何拾荒過日子,才不會擔心老了沒錢,真的過拾荒生活。」
除了必需品,其餘掃出門
楊倩蓉
日本自由文字工作者金子由紀子,提倡「用少量物品過悠閒生活」的快樂,從實現「不持有」做起,包括:超過自己管理能力的物品、不留戀的物品、無法回歸自然或轉讓給其他人的物品、和自己的生活風格不符的物品。
養成以下七種生活習慣,將會幫你邁進不持有的生活:
1.不拿。免費得到的東西,都很少被珍惜,因此往往囤積不用,「不持有」的第一步就是不拿,例如不拿免費塑膠袋,以自備購物袋來代替;免費發送又用不到的贈品,也要堅持完全不拿的態度。
2.不買。衝動購物感覺痛快,但買完東西感到後悔的狀況也不少,因此只要是「如果沒買也無所謂」的東西,就堅持不買,讓物品登堂入室的門檻變窄,如此家中只會出現「真正喜歡」及「真正必要」的東西。
3.不儲存。不囤積保鮮膜和衛生紙這類消耗品,也許大減價時買了一堆像佔了便宜,卻容易造成使用上的浪費。一旦停止囤積,使用時就會更謹慎,並且想出各種生活智慧,例如以密閉容器代替保鮮膜、紗布代替衛生紙,自然能降低消耗品的使用率,換來神清氣爽的好生活。
4.丟棄。養成丟棄的習慣,雜誌或小冊子超過一定數量,就丟掉;沒在使用的漂亮糕餅盒子、過期的食物和調味料,也丟掉。並且確實執行「丟棄前的準備工作」,例如用美觀的袋子,做為垃圾分類的容器,讓丟棄這件事,變得輕鬆愉快。
5.替代。添購一樣物品前,先想想家裡是否有其他東西可替代?例如一年可能只用到一次的漏斗,就用現有的塑膠板捲成漏斗狀來代替,如此就能避免多持有一個東西;活用現有物品,不是為了彌補貧困,而是為了創造豐足。
6.借用。不常用的東西,可以借用或租用,和其他人一起使用更多物品,每個家庭或許就會減少囤積少用物品的情況,避免壓迫居住空間,減少無謂的浪費。
7.沒有也無所謂。購物前,務必自問:「這個真的是必要的嗎?」,時常詢問自己這個問題,也許能得到「沒有也無所謂」的答案;生活中這種東西,應該很多。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